English

读书人语偶尔停电,安知非福?

1998-01-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刘少涛 我有话说
读书人语

偶尔停电,安知非福?

□刘少涛

如果有人问你:“停电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想你肯定会回答:“当然是坏事。”而我却认为,偶尔停停电是一件好事,对一个成了家但又喜欢看书的人来说更是这样。如果你不信,我讲点切身体会给你听。

元月上旬的某天晚上,我住的地方停了一整晚的电。一家人———小孩、妻子、岳父、岳母、保姆———在微弱的烛光下草草吃过晚饭都睡觉去了。因为这晚,没有电视看,也不能干别的事。只有我,不但没有睡,而且比平时睡得更晚。我看了一整晚的书。

我好好布置了一下读书环境: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沙发前的茶几上倒置着一个大碗,碗底点着一只蜡烛,蜡烛与我之间放着一本书,外加浓茶一杯,香烟一包。我看的是《〈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国学大师陈寅恪教授及其作品的论文集。在深圳,这样的书是很少有人问津的,因为它与股票无关,与保险无关,与房地产无关,总之,与赚钱的行当都没有什么关系。而我,对这类文史书籍却有着特殊的兴趣,一本二十多万字的书,我只花了八、九个小时就看完了,而且还真正读懂了,主要内容都记住了。

我当时感到既惊喜又迷惑:都三十多岁的人了,我的记忆力竟然一点都没有衰退!?我的读书速度竟然还这样快!?但几分钟后,我马上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停电使我有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和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

这几年来,我发现自己总是看不好书,哪怕消遣的书都读得很慢。一套两百万字左右的武侠小说,往往要花一个多月才能读完。而过去,我在同学中是以看书快与记忆力强著称的。我一直怀疑自己是因为年纪大了,各方面都今不如昔了。现在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来深圳四年,起先是没有住房,后来有了住房,但同时也有了孩子,从没有过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上班紧张工作自不必说,但下班后也静不下心来。打牌,唱歌,看电视,与小孩同乐,这到底浪费了我多少时间?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阶前草不除”,我向往这样一种醉心的读书环境。我曾想,当我有了一定条件的时候,我就要两套住房,家里其他人住一套,我独个儿住一套。我这样想,并非要逃避这个家,而是我需要更多的读书时间和空间。

几年不遇的停电之夜,竟然也是我几年不遇的、过得最充实的一个晚上!

我还能盼来停电之夜么?

这是我个人的体会,但也许能代表深圳部分知识分子的心态。

深圳这个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方,吸引了内地许多知识分子前来淘金。人们对这块土地的憧憬,也许并不亚于中世纪西欧人对印度的向往。我想,来深圳的知识分子当中,很多人都是冲着物质条件而来的。可当他们在物质上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他们内心的某根神经也许就要开始撩拨他:虽然物质上丰富了一些,但失去的东西也很不少呵。比如,节奏紧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心境看书,而且,许多知识分子所钟情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深圳也比较欠缺。我的几个朋友就经常这样设想:等有了多少多少万元之后,他们就去读博士,当教师。可见,他们骨子里面还十分留恋过去的很多东西,只是因为条件限制,不得不忍痛割爱。

我为人类自由的狭小和人们的忙碌而悲哀,更为深圳一些知识分子在奔忙中迷失了许许多多原本很需要的东西悲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